“物料都是齐备了,如今就准备动工。”
“入冬之前,翻修‘冬比忽城’至汉州北的官道。”
“使君放心,各分段已经安排妥帖,‘河南’有些分段,已经开始动工。”
“嗯,很好。”
薛大鼎很满意,“域外”动工,都是挑拣这种气候恶劣的时候,可以大量消耗蛮夷青壮。其“减员”的效率,比战争还要恐怖。
但这种数字,只会反应在账面上,人的实际感受,却是大相径庭的。
尤其是,唐朝政府会供应足够的粮食,明面上“征发民夫”是不假,而且青壮服役也确实拿到了粮食,不但拿到粮食,还能养活不少人。这对于朝鲜道、辽东诸地的底层而言,是非常惊人的“飞跃”。
要知道,高句丽时期,或者说百济新罗比较活跃的时期,底层几近奴隶,是真·水深火热之中。
哪怕每天都有工友重病去世,但整体而言,对唐朝官府,土著底层还是“感恩戴德”。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个见识去知晓唐朝在这个政策上的“狡诈歹毒”。
“‘冬比忽城’这个百济故城,须早早改了。老夫记得,早就下派了公文前去实地勘察,怎么到如今还不见合用的名称?”
“文书上已经用了,只是还没有递到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