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第三章 群策群力

年纪最大的快六十了,见了崔季修喊“贤弟”。年纪最小的才十九,见了崔季修喊“大兄”。都不知道这群神经病怎么论辈分的,更加神经病的是,崔季修居然能认识这么多神经病,真是让老张感慨的无以复加。

崔慎怎一个牛逼了得。

“这教人识字。怎地还专门设个课?”

“看图说话是甚个物事?噢……居然是个故事,不错不错。”

“咦?还有专门的算学?这是甚么物事?居然是个算筹?如何用的?”

这帮人倒也没有提出异议,反正张德怎么说,他们怎么做,绝对是优质员工。最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根本不在意经典有没有被解读,或者自己士人的体面被侮辱……总之,张操之给钱,而且待遇非常丰厚。他们很高兴。

有些人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愚蠢不为五斗米折腰,难道不知道在其位,贪其污吗?五斗米不要,可以拿五石米嘛。

老张很欣赏这些掌握了知识并且不吝惜传授对象的读书人,这种知识分子,愿意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前途是大大的。

万一将来革命了。这些知识分子,必然是领导阶层啊。比那些个攥着教育权不撒手的落后反动知识分子。实在是强了三条街都不止。

“操之公真乃仁心也,雇工子女,竟亦入学,天下肉食者,多不如矣。”

有个老头儿感慨万千,心说小时候要是能有张德这样的大善人。他也不至于四十岁才学成,然后在梁师都那里混饭,又很快被唐朝镇压了。

老张是无所谓的,他也没有照搬怀远那边的模式,毕竟这里算学老师不多。临时抽调人手。也都是从幽州。

毕竟,王孝通他们先行来了河北,带走了不少算学骨干。

别的不敢说,扫盲是基本的基本,脱盲之后,才能说进一步的优化劳动力。那些个熊孩子在接受了全新体系的改造之后,会更加容易吸收物理化学知识。等将来实验室需要人去死的时候,他们内心对改造世界的冲动,会促使他们毫不犹豫的。

求知欲,一旦旺盛起来,是比渴望交配还要激烈的**。

“操之公,听闻工坊员工,若又子女诞生,便赏一犬或一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