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祖郎战死,众人吃惊不小,一些人甚至慌了神,流露出些许畏战之意。
毕竟周瑜受伤是计,祖郎阵亡却是实实在在的大败。祖郎不是普通的将领,他是周瑜麾下屈指可数的大将,征战多年,威名赫赫,居然一战而亡,还有谁敢说面对蜀军有必胜之把握?
周瑜将众将的反应看在眼里,更加欣赏诸葛亮,也越发佩服孙策识人。诸葛亮虽然年轻,却有着同龄人不具备的冷静和睿智。放眼天下,能与他比肩的同龄人也只有陆逊了。
借着这个机会,周瑜要求诸将与军谋深入检讨,戒骄戒躁,从这次受挫中吸引教训。
为了避免让人疑心他们推卸责任,诬枉亡者,周瑜主动领过了责任,上书请罪,并正式宣布将指挥权暂时移交孙翊,自己则继续“养伤”。
荀攸、诸葛亮主持军谋们探讨得失,重新规划战事。诸将也各自反省,着重演练步卒对抗骑兵的战术。魏延率领增员后的亲卫骑作为假想敌,配合各营演练。
数日后,孙翊统兵进逼方山,打出为祖郎报仇的旗号,向曹仁挑战。
——
正如诸葛亮所料,面对逼到面前的吴军,方山上的蜀军将领与曹仁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曹仁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愿轻易出击,毁掉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士气。
诸将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觉得吴军不过如此,就该趁胜追击,彻底击溃他们,恢复益州的平静。马上就要过新年了,没人愿意在战场上庆贺新年。
带着丰厚的战利品,佩着崭新的印绶,回到自家的庄园,喝着美酒,品着佳肴,欣赏着歌舞,享受着客人们崇拜的眼光,不比在这儿好吗?
虽然连战连捷,但他们只是作为策应兵力,除了士气名声,实质性的收获非常有限,损失倒是不小。
尤其是樱岭之战。为了给曹仁突击创造机会,他们与吴军缠斗,损失大的超过两成。
如今孙翊逼到面前,主动求战,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怎么能困守大营?
难道等周瑜伤愈?
面对诸将的质疑,曹仁无法一手遮天。
他也清楚。他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曹昂战败的消息迟早会传播开来,到时候人心溃散,他想战都没机会。倒不如趁着士气可用,周瑜未愈,再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