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每天都会收到相关的报告,知道有大量的军械、粮食被水冲走,还有不少船夫落水身亡,却无可奈何,甚至不能放松一点要求。战机稍纵即失,他必须尽快完成物资的准备。一旦心软,延误了几天,也许机会就没了。
数百里沔水,就是大军最重要的血管,虽然充满了险滩急流,却不可或缺。
十一月中,黄忠最后一次聚集诸将议事。
虽然还是无法得到确切的消息,但诸将的意见很统一,不管是真是假,总要试一下,不试一下实在不甘心。万一是真的,这很可能是夺取汉中最好的机会。一旦突破西城,将战线推进到汉中腹地,可以就地征集军粮,一直让他们头疼的运输问题就能大大缓解,整个形势都会有重大转机。
经过商议,黄忠命徐晃为前锋,正面进攻,吸引吴懿的注意力,徐庶率部绕到西城身后,准备阻击来敌,并担负进一步侦察敌情的任务。一旦发现有诈,立刻退到西城附近,汇合主力后一起撤退,以免遭受重大损失。
黄忠率中军出战,文聘留守钖县,负责后续物资的运输,并做好参战的准备。西城艰险,攻取不易,如果损失太大,又有攻克西城的可能,就由文聘率部增援,进行最后一击。
一切准备妥当,徐晃、徐庶返回驻地,率部出征。
因为无法确定虚实,还要为徐庶争取时间,徐晃伪装成例行攻击,走走停停,用了五天时间,才走过了不到三十里的路,进入西城。
吴懿站在城头,看着缓缓而来的吴军,看着熟悉的徐晃战旗,脸色阴沉。
他早就收到曹操的命令,知道这是一场诱敌之战,根本不需要他死守,但他怀疑曹操的真实用意。放弃汉中,诱黄忠进入汉中腹地作战,拉长吴军的供给战,增加吴军的消耗,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细细品味,这里面却大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