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策行三国 第2006章 满宠上阵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南郡太守李通的耳中,李通找甘宁理论,甘宁却以自己不属南郡管辖为理由,闭门不纳,让李通吃了个闭门羹,让李通很没面子。李通一怒之下,上疏状告甘宁。

至于长沙夺米,那就更简单了。甘宁熟悉长江水情,认为逆流进攻最好是在冬季和春季,到了夏季,流量加大,流速增快,逆流而上的风险更大,几乎没有进攻的可能。他时间紧迫,便打算先从长沙借米,然后再由屯田都尉调拨补仓。但长沙太守张羡看不上甘宁,坚持要看到文书才肯开仓,具体负责的仓曹掾吏又出言不逊,结果惹恼了甘宁,以他们阻挠作战为由,派水师围了长沙城,杀人夺米。

长沙驻军大半随周瑜出征,剩下的郡兵数量有限,郡尉见甘宁凶悍,没敢硬顶,放弃了米仓,收缩兵力,护住了太守府,这才保住了张羡的性命,要不然连太守张羡都有可能甘宁砍了。

在诸葛亮的斡旋之下,这件事已经暂时解决,甘宁愿意向李通、张羡道歉,赔偿损失,李通、张羡也愿意以战事为先,暂时搁置争议。诸葛亮的报告中还提到,李通与甘宁发生冲突固然与甘宁杀人有关,私心不愤也是原因之一。他镇守南郡多年,如今南郡无事,他不仅未能随周瑜出征,现在又看着甘宁率水师西进,心里有想法,借这个机会发泄。要想彻底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调整李通的职务,让他参战。

看完诸葛亮的报告,孙策意识到问题所在,要调整职务的不仅是李通一人,镇守夷陵的娄圭也不例外。守尉分离,内郡太守不掌兵权,李通、娄圭却曾是统兵的将领,眼看着南郡就要成为内郡,他们自然不安于做一个文职太守。

只是这和他的计划有分歧。在他的方案中,南郡还是边郡,在真正夺取益州之前都是,甘宁的进攻只是佯攻而已。甘宁没有说,李通、娄圭以为是真要夺益州,不愿意做看客,这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他们太乐观了,居然以为甘宁真的能得手,这可不是一件好现象。

更可怕的是诸葛亮也有类似的想法,实在大出他的意料。李通、娄圭不清楚他的战略规划,诸葛亮也不清楚?还是说他立功心切,想和豫州一样发动荆州所有的力量,全力一击?就算要这么做,也不可能由他来主导,这么大的战事,指挥这么多的将领,绝不是他能够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