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 第499章 知道吗?那个真岛吾郎斩了上百人!【8400字】

不知松前城现在驻扎着“会津众”、“仙台众”这样的精锐部队。

幕府与东北诸藩的1万联军目前云集在松前藩,以及幕府决定对红月要塞用兵——这2件事是最高机密。

为求保密,松平定信一直严格控制着舆论。

整个松前藩,只有松前藩藩主以及寥寥几名高官知道具体详情。

中下层的官员都并不知道马上就要有一场大规模战役要在虾夷地爆发。

不知松前城现在是精锐云集的玛卡闹,就这么傻乎乎地在官府力量最强大的时候起兵……

在得知玛卡闹还活着后,松平定信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现在来看玛卡闹,只是心血来潮而已——突然想要看看这个在无形之中帮了他们大忙的家伙。

又扫了快不成人形的玛卡闹几眼后,松平定信收回目光,朝牢房外走去。

在离开牢房后,松平定信遣散了刚才那名给他们带路的小路,只与立花、稻森二人一起走在返回自个房间的路上。

走在归房路上时,松平定信突然冷不丁地朝身后的稻森问道:

“我突然有些好奇了呢。”

“如果让那些暴徒得知他们的暴动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反而还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情。”

说这句话时,松平定信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听到松平定信的这句话,稻森先是愣了下,随后赶忙笑着说道:

“我猜他们一定会愤恨得想撞墙吧。”

当初,在得知城内有归化虾夷发生暴动时,松平定信曾低声说了一句:“这是一个好机会。”

这句话其实是一语双关。

既指代碰到了可以好好检验下蒲生、生天目这些会津藩与仙台藩出身的将领的能力的好机会。

也指代碰到了一个绝佳的与红月要塞开战的理由。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开战之前得有充足的开战理由。

开战理由再怎么扯都可以,总之必须得要有一个能告诉所有将兵——我们为什么而战的理由。

松平定信本想着随便掰扯一个和红月要塞开战的理由。

反正随便掰扯开战理由——这种事情也算是他们江户幕府的老传统之一了。

二百年前,在江户幕府刚开幕时,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就掰扯了一个非常离谱的理由来对丰臣家展开总决战。

那时,德川家康已经通过政治、战争等手段从丰臣家那里夺走了大权。

君临全天下的家族从丰臣氏变更为了德川氏,德川家康也顺利于江户建立了江户幕府。丰臣氏变为了只能割据大坂一地的诸侯。

虽说丰臣氏大权不在,但声望仍在,只需登高一呼,便能有无数渴望功名或是受丰臣氏恩惠的猛士、诸侯云集响应。丰臣氏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对江户幕府造成威胁的诸侯。

视丰臣氏为眼中钉的德川家康,一直找寻着铲除丰臣氏的机会。

终于,在江户幕府建立十几年后,他等来了机会。

那时,丰臣氏的当家——丰臣秀赖修复因地震倒塌的京都方广寺,并于本殿中安置一巨大梵钟,钟上刻着密密麻麻的钟铭。

钟铭中有这么一句——“君臣丰乐,国家安康”。

就因为这一句钟铭,丰臣与德川的大战再起。

德川家康认为——这句钟铭的后半句:“国家安康”,把“家康”这俩字分开,是在咒他德川家康死。

所以以此为由,发动“大坂战役”,发兵攻打丰臣氏的居城大坂,最后成功将丰臣氏灭亡。

傻瓜都知道——德川家康这样的开战理由完全是强词夺理。

但开战理由就是这样。再怎么扯淡都可以,总之有个理由就成——即使时代变了,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到了现代,也曾有个国家践行了这个真理:这个国家拿着根可能装着洗衣粉的试管,说这是某个国家秘密研制的化学武器,然后以此为由攻打那个国家。

松平定信本想好好效仿他们的初代将军,随便掰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跟红月要塞开战。

但现在——这帮突然起来闹事的玛卡闹,将一个绝好的开战理由送到了松平定信的面前。

从前日开始,松平定信就开始布局了。

他让松前藩藩府的官员们向全松前城、全松前藩通告——经过调查,这场让无数平民死伤的暴动的始作俑者,是红月要塞的虾夷们。

红月要塞的虾夷们一直仇视着和人,所以暗自策划了这场屠杀。

自前日向全城通报了他们官府的这“调查结果”后,松前城这两天一直处于群情激愤的状态中。

不少的平民死在了那场暴动中。

部分愤怒至极的老百姓甚至直接堵在藩府前,要求官府替他们复仇。

除了松前藩的老百姓们很愤怒之外,幕府联军的将兵们也同样很愤怒。

因为在告知松前藩的百姓们“真相”的同时,松平定信也让稻森去告知全军将兵“真相”。

军中最不缺热血男儿。

得知红月要塞的虾夷竟做出如此人神共愤的事情后,不少将兵叫嚷着要讨平红月要塞,要血债血偿。

这就是松平定信所要的效果。

没有比“复仇”还要棒的开战理由了。

事情的真相,完全不需要向大众公布。

只需要对大众公布他们这些统治者想让大众们知道的事情便够了。

松平定信一行人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了他松平定信的房间。

在回到房间后,松平定信便转过身,看着稻森,一字一句地说道:

“现在时机已非常成熟了。”

在昨日,松平定信已和以稻森为首的众将领进行了最后的战前军议。

经过反复的确认,目前已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