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是朱和幸的年号。他是“好运皇帝”嘛,当然是有福之君,而且又接手了一个中兴盛世的盘,兴福年号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俗话说的好,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好运皇帝”朱和幸的确是个好运儿,一生下来就有了一份异常稳定而且待遇还不错的工作——大明皇太子。一干就是五十多年,一开始由老爸老妈罩着,不必担心失业。后来又娶了能干的丁玉英、丁玉如两姐妹,在她们的帮衬下,不仅把太子的这份工作干得踏踏实实,而且还逐步开始接皇帝老子朱慈烺的班。
到洪兴五十三年的时候终于多年的太子熬成了皇,在一场举办的相当隆重的内禅之后,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第18位皇帝。也是最稳重最成熟的一位皇帝。登基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而且上面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帮着把关,身边还有两位从政多年的后妃辅弼,朝中还有皇叔宰相朱慈炋坐镇,还有一堆叔叔、兄弟、堂兄弟在四面八方镇守——其中有些是藩国之君,有些是成邦之主,有些领着大明的节镇,有些则是万户、千户。天南海北撒得到处都是!
也亏得有了能生养的福宗皇帝(崇祯),要不然还没那么多近支软饭王可以用呢!
而在朱慈烺正式退休之前折腾出的天朝联盟,在朱和幸登基以来的十年当中,一直运行良好。
通过天盟和天兵,大明帝国和下面的几十个大小藩国,算是形成了一个“集体安全”体系。位于天朝文明边缘的藩国,在和文明圈外的敌国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天盟呼叫天兵——也不必直接向应天府的天盟大会求救,向分管的小盟主求援就行了。
这些小盟主可以命令天盟联军的总督府出兵,这些总督府管辖的天兵来源,都是天盟各国的正规军,主力当然来自大明,但是也有其他国家的军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