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还是很喜欢士匄足够执着,话题却不能再继续下去,说道:“楚再败,败于郑。我或需长驱直入。”
怎么都要给楚国一点反应时间的吧?
现在的季节到了秋季,各个诸侯国会稍微消停一下,先给完成秋收再说。
吕武已经接到来自本国贵族的意见,他们询问大军会不会南下,不南下想回去封地主持秋收。
楚人也需要吃饭,他们近几年的用兵远比晋国频繁,消耗方面比晋国大多了。
所以,等楚国再一次进行动员,肯定是秋收之后。
也许,只是也许,楚国今年不会出兵北上了?
毕竟,楚国对吴国的战争在关键阶段,他们要是放弃对吴国的清剿,来自第三次“芜湖之战”的红利就将收获不到,肯定是要接着对吴国用兵,哪怕不一下子将吴国打死,怎么都要将吴国极尽地削弱。
晋国这一次南下的用意就是拯救吴国一次,免得楚国彻底将吴国打死,使得晋国失去了一个不断给楚国捣乱的列国。
士匄对吕武的决策本身没意见,心里则是很不爽郑国真会钻空子。
他们已经在“虎牢”驻扎了两个月之久,得到邀请的各个列国先后前来会合。
这一次,晋国召唤了卫、曹、纪、谭、鲁、杞、齐、滕、莱、薛、莒、邾、小邾,郑与宋肯定也是联军的一份子,又给缺失了秦。
吕武没有完全控制秦国之前,没有可能让秦国出现在会盟的名单上。
他作为晋国的元戎,当然有资格来决定会盟名单有谁没谁,哪怕是有人心里疑惑或有意见,该憋着还是要憋着。
十六国联军比上一次少了,来的联军数量却是比上一次多得多。
像是纪、谭、杞、滕、莱、薛、邾、小邾这些不入流的小国,他们砸锅卖铁也要组织起码两个“旅(合40战车、1000士兵)”,有能力就带来一个“师(100战车、2500士兵)”。
对于小型诸侯国来说,能出动一个“师”基本上就到了极限,要是这个“师”折损在战场上,他们国中就几乎要人人戴孝,连带国家财政也会破产,国门对有敌意的国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