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珺曦来到父皇面前,看向满面愁容的父亲询问道:“父皇还在为帮谁而苦恼吗?”
凌国国君叹口气道:“这件事真的很难抉择,本以为楚国和长华国今天会攻下华夏国的城池,我们便与他们合作,到时攻下华夏国分一杯羹,可是谁知道在关键时刻,华夏国竟然给楚国和长华国的军营来了个偷袭,让他们措手不及,所以父皇便犹豫了,不知道该帮谁好了,可是楚国和华夏国的使臣来了也有些日子了,如果我们再迟迟不做决定,只怕会把他们都得罪了,到时对我们很不利啊!”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凌珺曦很惊讶:“原来父皇心中想要帮楚国和长华国?”
凌国国君不解的看向女儿询问:“有什么不可吗?虽然华夏国是大国,可是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华夏国不见得能打过楚国和长华国,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帮楚国和凌国一把,华夏国定会招架不住的。”
凌珺曦却摇头道:“父皇,你的想法错了,虽然华夏国今晚差点被楚国和长华国攻下了,可是结果呢!却让楚国和长华国后背受敌,失了阵脚,这便说明华夏国的实力是不容小视的。
而现在华夏国在我们周边集结了南乡侯手中的兵马,以万钧之势压下,让我们凌国承受的压力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我们凌国此时做出决定要帮楚国和长华国,那么南乡侯手中的兵马会立刻对我们凌国发起进攻,再调动周边的兵马,到时挨打的可能就是我们凌国了。所以儿臣认为凌国这个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避战争,因为真的找不到与华夏国为敌的资本,而且一旦开战,凌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真是白费了。严重点,真有可能亡国。”
凌国国君却苦恼道:“可是现在国民们却对华夏国很反对,希望我们与楚国和长华国合作,从而灭掉华夏国。”
“父皇,百姓并不了解边关的事情,也不知道两国之间到底是什么情况,百姓之所以会反对华夏国,还不是因为这两年,两国在边关的问题上有些冲突,百姓们受到了一些伤害,可是回头好好的想一想,每一次可都是我们凌国主动攻击华夏国的百姓,才会激怒了华夏国的人,让他们反过来对付我们。其实华夏国的人没有与我们为敌的心思,是我们的国民经常担心华夏国是大国,会把我们吞掉,所以才会一有机会就伤害华夏国的百姓,其实在这件事上,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而父皇说与楚国和长华国联手灭掉华夏国,父皇不觉得这话有些天方夜谭嘛!华夏国是何等的实力?现在边关只不过是来了三十万大军,楚国和长华国便攻打了这么久都没有攻下来,若是华夏国将周边的大军集结起来,派往边关,父皇觉得楚国和华夏国能招架的住吗?
现在华夏国只是不想动摇其它地方的兵力,生怕别的国家会趁机入侵,可若是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局势时,他们会立刻集结别处的大军,到时会把楚国和长华国打的很惨的。”
“以曦儿看,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凌国国君询问女儿。
凌珺曦立刻分析道:“父皇,我们现在只能和华夏国的使臣好好的谈,现在边关的形势看似楚国和长华国略胜一筹,可是最有利的形式还是在华夏国这一边,现在我们凌国出现了*夏国暴乱,有华夏国人在这次暴乱中死亡,在理法上我们又输了一成。
如果想息事宁人,我们只能拿出诚恳的态度向华夏国道歉,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边关太乱不符合华夏国的利益,但是太安静也不符合华夏国的利益,所以华夏国希望的是边关有波澜,但必须在华夏国的掌控范围下。华夏国好趁着这次的乱,给楚国和长华国一个好好的教训,也给周围的国家看看,让他们看看得罪华夏国的下场。
其实华夏国的周边有好几个国家都在蠢蠢欲动,可是他们却一直有所顾忌,在看了华夏国的阅兵后,他们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而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楚国和长华国的身上,想看看他们的下场,华夏国势必也会借着这次的战争,给楚国和华夏国来个狠狠的一击,从而对周边其它国家做到杀一儆百。
现在的华夏国看似说要邻国友好相处,不要战争,可是一边又对我们大军压境,逼我们谈判。这样的谈判当然是华夏国获利。
这种方法虽然慢,但华夏国有的是时间,所以就看我们怎么决定了,如果我们与他们合作,我们会平安无事,如果不与他们合作,则对我们大大的不利。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与华夏国合作,才能保证我们是安全的。
而现在南乡侯的大军就在我们周边,如果我们一旦心生异心,南乡侯手中集结的兵马会立刻对我们发起进攻,而且周边还有几个王爷和侯爷的兵马也会派过来镇压我们,到时我们的兵马还不能到边关去帮助楚国和长华国,便已经先被华夏国制服,而且还得罪了华夏国,对我们有害无利。
而现在这个时候,华夏国的使臣来好好的与我们谈,其实是给我们面子,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与他们好好的谈,其实有南乡侯手中的兵马在这里集结,无形中给我们凌国压力,父皇出于对我们国家本国利益考虑,是断然不会与楚国和长华国合作的。使臣来,不过是给我们凌国一个面子,让我们凌国不敢狮子大开口。其实父皇也没有必要向华夏国开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一是他们不会答应,二是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就算给你十座城池,他们想拿回去也是随时随地的事情,何不趁此机会与华夏国坚固两国的友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