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诡三国 第2646章聪明之中相争

以现在来看,温氏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短视不智。

可是在侥幸心理之下,又有谁能时时刻刻都清醒?

温氏之所以逃离晋阳,抽身事外的想法自然是第一位的,可问题是晋阳城中久久未有动静,然后又有什么温氏子是畏罪潜逃的谣言,还有些什么死尸被检查出来,最关键的是工房说找出了兵刃的线索……

那就是自然相当的不妙了,又有几个人可以坐得稳的?

温诚的实力最小,想要不被卖出去,那么自然只有让其他的大家伙相互打起来,他来做渔翁,可问题是大家伙都安安稳稳,风向越来越不对劲,所以最终温氏温诚投了,率先出局。

只不过投降输一半,呃,咳咳,自首可减免,所以具体刑罚相对会轻一些……

温诚一投子认输,自己负荆请罪,顿时晋阳城中就是惊起一片。

有涉及,亦或是有从走私当中得到好处的大小官吏,特别是之前多少有和温氏往来的,就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暴露在了水面上。于是,在打听到了温氏子并没有被当场处罚,只是暂时性的看押之后,这些官吏也就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太原并非是斐潜直接打下来的,只能算是投了的。

所以,在太原当地,有很多的旧系统。

北地诸郡,平阳左近是最早施行新官吏体系改革的地方,然后就是关中三辅,而后是河东汉中等地,然后再陇右羌人北宫事件之后,斐潜又再次推动了郡县官吏体系的改革。

这样的改革,对于整个大汉官僚机构来说,当然是有益的,分化地方官吏的权柄,使得职责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同时加强了中央的集权,使得中央人事对于地方的话语权得到了加强,军政分离也让地方叛乱更加的困难。

就像是当下,崔钧即便是有些想法,也只能是动点小花招,不敢跳得太高,甚至一见势头不对,便是立刻顺风使舵。因为崔钧完全没有军权,自从他离开西河到了太原上任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军权了。起初还是有个都尉,大概能算是崔钧的下属,可是后来么,三调两调之后,都尉就变成了巡检,只是针对于地方贼匪,并且受到了许多阻碍,并没有多少开展。

至于巡检为什么在太原施展不开,以至于对于这一次的走私案件没能起到多么大的帮助,其具体的原因么,包括崔钧在内的大部分管理官吏在内,都是心知肚明的。

谁愿意将手中的权柄分出去?

崔钧骑墙,一会儿做空,一会儿做多,虽然说这样的行为让人厌恶,可是不得不说在很多时候这些骑墙派获利不菲,即便是偶尔失手,也不会伤筋动骨,要不然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都选择骑墙了。

有什么样的领头人,当然就有什么样子的下属,崔钧方向上一变,低下官吏在迟疑和彷徨之中,听闻了温氏自首的消息,便是都坐不住了,前前后后,三三两两,也都略微交待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以示诚意,同时也为了将自己摘出来,出卖了一些其他的人,却不知道他们的证词,收拢到了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个的闭环。

墙头草见风就倒,死硬派王怀当然是最后一批得到消息的。

虽然不懂得什么是刑讯学问的甄宓,但是她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家商品卖出个高价来,比如暗中竞标,其实就和囚徒心理有些相似,谁也不知道谁会出什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