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对于骠骑并没有多少的痛恨,和徐庶之间也没有什么恩怨,但是仅凭他一个人的想法,并不能在李氏族内有多少的话语权,他就是一个工具,一把刀枪,而刀枪是不需要什么思想的,照做就是了。
在李世身后,站着一名身穿文士服的李家子弟,唤做李博。之前初期接触和劝说甘宁等人,都是此人出面。此人好清谈,也略有薄名,但是在骠骑将军斐潜入川之后,不仅是没有因为其原本的名声而获得官职授予,征召出仕,反倒是被徐庶特别关照,甚至连地方官吏的征召也免了。
对于徐庶来说,他自然是希望即便是地方官吏,也是要做实事的,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的,像是李博这样的每天动嘴皮子多过于动手的,当然不在徐庶的选择范围之内。
可是李博不能理解,也不想要理解。他只想着徐庶应该配合他,应该了解他的需求,应该一切都要满足他,所以李博很是不满。
像很多地方性的士族子弟一样,李博有个人的亲疏义气,但是对于家国存亡的概念么,很是稀薄,这和李博从小就接触的教育有关。所有人都是告诉他读书了就可以做大官,就可以有好处,就可以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国家。所以李博现在觉得自己已经读了这么多的书,现在为自己谋取一些好处,难道是有错么?
不能给李博好处的,自然就不是好官。因此,骠骑之政在李博等人的眼中,就是一文不值。徐庶作为川蜀统领,就是毫无意义。
川蜀理应是由川蜀之人来治理,至于像是徐庶这样的外乡人,迟早是要被赶走的,所以当李邈等人开始勾连的时候,李博便是二话不说的加入了,并且还主动的去蛊惑,去煽动更多愿意加入他们这个行列的川蜀本土子弟……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只是抨击一些时事,议论嘲笑某些处事不怎么妥帖的官吏,甚至还成功的组织了几次对于徐庶下属的叱责和批判,驳回了几条有纰漏的法令。
若是继续这样,也没有什么错处,甚至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在某些层面上来考量,这些人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合理的监管和反馈的范围之内,可问题是李邈李博等人并不满足于这些。
越是不满足,推动了这些人越发的饥渴。
他们一直期盼着骠骑将军的麾下出现一些和往常那些驻留在川蜀的兵卒一样的问题,比如威逼百姓,欺辱民女等等,然后他们就可以借此机会闹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出来,但是很遗憾,因为骠骑采用的是募兵制,从军备,军饷,军律上和一般的兵卒就完全不同,更何况骠骑还特意有军中的选拔,有竖立军魂的培养,对于军队之中的荣誉感有格外的强调,以至于川蜀在骠骑之下,军民关系甚至比刘焉之时都还要好,使得这些人想要进行攻击和污蔑,都有些无从下口。
然后这些人就开始想其他的办法。
在斐潜占据了川蜀之后,有一段时间当中是川蜀运输粮草至长安,这让李氏等人以为是抓住了斐潜的弱点,本以为骠骑肯定会因为征战,需要常常征调粮草,自然而然的就会引发川蜀之内所有人的不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斐潜同样也给川蜀带来了更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业工具……
亩产量哗啦一下近乎于翻倍,而川蜀之中的人口短时间并没有增加多少,粮价便是肉眼可见的垮塌下来,以至于川蜀之中的土著是求着骠骑收购粮草,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因此这些人本以为征粮或许能使川蜀乡民怨沸腾,可惜到头来反倒是斐潜和川蜀之中的百姓达成了协议,不仅是不压低价格,还表示有多少收购多少,川蜀普通的百姓对于骠骑是交口称赞,这也使得李邈等人在最终行动的时候,不得不改变了原本计划之中反对骠骑的那个方面,仅能将针对的对象改成了徐庶。
不是反对骠骑,而是为了骠骑清除叛逆!
然后才忽悠了更多的百姓。
若是骠骑真的就是昏庸不堪就好了……
李博微微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