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义的阵型一动,孙策也跟着动了。
他一直盯着麹义,注意麹义的一举一动,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麹义很谨慎,他见识过弩车的威力,弩车被送到战场后,他就躲在射击死角里,利用营栅为掩护,还部署了重重大盾,仅余的西凉步卒都在他的身前,阵地的最前方则换成了一千刀盾手、长矛手,三百强弩手,百人一排,整整十三排,将两军之间的阵地填得满满的,堵死了他强行突击的可能。
即使他的义从营强悍,对这种密集布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硬攻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想攻破这样的阵地,最理想的办法似乎只有清理外围,麹义的身后发起攻击。
他正是这么做的,但这不过是他想让麹义看到的假相,他在等待对麹义不利的因素发酵。这个时代的弓弩都是复合弓,所用的胶是动物胶,动物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怕水,浸了水,粘着力下降,弓力会严重削弱,甚至会在开弓时直接裂开。
战前进行战术推演时,这一点是军谋们反复强调的要点,而且他们还询问了对弓弩最有经验的谢宽,又做了试验,了解弓弩浸水后随时间推移弓力下降的趋势。结果得出结论,浸水十二个时辰后,弓力至少下降五成,甚至可能更高。
弓力下降五成,强弩就成了普通的弓,冀州强弩手就残了。
唯一意外的是鲁肃攻得太快太猛,只用了半夜时间就完成了战术目标,逼得麹义不得不提前撤退。不过这影响不了大局,让弩车多射几轮就是了,箭矢准备得很充分,足以将麹义的阵地完全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