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乱明天下一根钉 第一百九十章 商团

“伯顺。”鹿太公叫道。

“父亲。”鹿善继应道。

鹿太公道:“我看你就不要拿孔家的事儿烦领政大人了,到时自有分晓。”

“是,父亲。”鹿善继躬身应道。

“哎,对了。”成基命道:“今天上午巳时,领政大人要给商人开一个会,也让一些官员参加。太公、伯顺,你们也去吧,顺道见见领政大人。”

点了点头,鹿太公道:“也好。”

吃罢早饭,又等了一会儿,成基命把一些事情处理完了,三人就分乘三轿,赶往中南海。

――――――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

今天天气不错,秋高气爽,开会的地点就定在了紫光阁前的庭院中。

成基命三人到时,很多人都已经到了。好家伙,足有五六百人,而且还在有人陆续到来。

很显然,人人都极兴奋。这可是皇家西苑,旁边就是紫禁城啊!他们这些商人竟然有机会来这儿站一站,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庭院正中,摆放着一百多把椅子,当值的士兵一见成基命三人,立刻就把他们引领到靠前的椅子上落座。

鹿太公落座之后,四下看了一眼,心中不由点头,看来这些椅子都是为年纪大的人准备的。

紧接着,鹿太公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除了那些士兵,竟然没有看见一个人穿着官服。成基命也没有,但一直没注意到这个。

鹿太公低声问道:“怎么没人穿官服?”

成基命道:“今后除了一些特殊的部门,都穿便装。”

“这是什么意思?”鹿太公惊讶地问道。

成基命道:“领政大人说,我们的问题就是老百姓太怕官了,所以不爆发则以,一爆发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要是老百姓不那么怕官,那当官的也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地压榨百姓,最后也就不会非得闹到你死我活的不可。”

略一沉思,鹿太公便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一旁,鹿善继一开始是眉头紧皱,这成何体统?但听了成基命的解释,鹿善继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还有人陆续到来,快到巳时,人已经聚集了千人之众。

巳时整,陈海平出现在紫光阁前的台阶上。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海平双手虚压,示意众人落座。待众人都落座之后,陈海平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阐明我们一些有关商业的政策。首先,我要说第一条是我们所有一切的基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经有所耳闻,今后,这个法案将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大法,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顿了顿,陈海平继续道:“这样说大家或许觉得有些笼统,那就打个比方,今后不会再有抄家灭族这种事,一人做事一人当,一个人犯罪不能连累其他人,该谁的就是谁的,财产也一样,一码归一码。”

这些商人大部分都是山西人,他们知道陈海平是如何处置那些私通建奴的商人的,原本他们只是觉得陈海平这人还真是厚道,但现在听陈海平这么一说,他们才明白这背后的意涵。

稍停片刻,掌声便如暴雨般响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者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待掌声渐渐息止,陈海平又道:“诸位多是通达之士,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是常识,但历代都重农抑商,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没有人回答。

陈海平高声道:“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这话是管仲老先生说的。

念诵完毕,陈海平扫视众人一眼,然后道:“这句话可分为前后两段,我们先来研究前一段。我向诸位请教,管仲说的对吗?”

“领政大人,这是胡扯!”右后方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激动地喊道。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这确实是胡扯,但后一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可这是帝王一家一姓之私!这是帝王以一己之私,贫天下之民。商业发达了,人们的活路多了,帝王们的权力自然就缩小了,所以他们要限制商业的发展。我,陈海平,今天要在这里,当着诸位宣布,我不但鼓励经商,而且将以国家之力支持你们经商,我们要建立强大的武力,让你们持剑经商!”

持剑经商!虽是闻所未闻,但一下子就沸腾人们心中的热血。

好久,声浪才渐渐平息下去。

陈海平道:“我们占据了山东山西北直隶三地,而陕西又是流民暴乱不断,所以我们扼住了南北商路的咽喉,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诸位不言自明。现在,我们的商队已经越过了漠西蒙古,和哈萨克人俄罗斯人都做上了生意。今后,我们的商队会走的更远,只要有银子的地方,就会有我们汉家的商队。”

听了陈海平的话,简直人人眼前银星乱冒,又热血沸腾。

“南宋很富,南宋富,只是因为海外贸易。我们,不仅要穷尽荒山大漠,更要在海上纵横。今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是必须而且是立刻要做的。现在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发财的路子,那就是造船,造大船,今后的海外贸易将会空前繁盛,要比南宋更要繁盛百倍!”

“今后,对造船业政府会给予各种优惠,而且我今天还撂下一句话,谁要是能第一个造出郑和宝船那样的大船,赏银十五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