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清末民初名jì赛金huā在晚年的时候,有许多记者慕名前来采访,赛金huā讲话毫无顾忌,任何yín词秽语,都能信口而出。有一个记者斗胆问她:“赛二爷(赛金huā的绰号),您一辈子和那么多男子有过**关系,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赛金huā开门见山的说道:“俞庄这个人不错,不但有力,而且长得英俊;另外还有一个姓尚的piáo客,也很有力,但是他样貌不行。这两位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客人了。”(摘自《近代〖中〗国人物漫谈》)
第一目标位面,炎黄宝岛。
炎黄宝岛又称台湾,其与大陆中间的海域叫做台湾海峡,属东海海区,长约370千米,且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左右。
台湾海峡大部分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整个台湾海峡西北部比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像海峡南部有台湾浅滩,由900余个水下沙丘组成,滩上有急流,水文情况复杂;台中,偏南口方向则有澎湖列岛岩礁区,由岛屿、礁石和许多水下岩礁组成,也比较危险。
1944年7月6rì,冲绳岛登陆战役结束不久,一场关于从台湾何处登陆的军事讨论,正在舟山基地司令部内展开。
“各位首长,目前我军发起登陆台湾战役的时机已经成熟,参谋部共起草了三个登陆方案,即有三个备选登陆地点。”炎黄海军总司令肖劲光,用木杆指着大比例台湾本岛及周边海域地图,向远道而来的朱de、彭老总等人介绍道:“第一个,走北线:福州马尾-台北淡水河口方向。这条路线的优点是登陆部队航渡距离最近,航渡时间最短,可以最大程度得到大陆方向的远程火力掩护;第二个是中线;泉州-台中方向,优点是航线途中没有敌军驻守的岛屿屏障;最后一个则是南线:厦门(汕头)-澎湖-台南(高雄)方向,它的优点是中途有澎湖列岛作为踏脚踏脚点,可用来建立补给中转站和登陆支援的炮兵阵地,此外由于有zhōngyāng山脉阻隔,台南台北敌军的相互支援会很困难。”
“咳,肖司令,你们参谋的分析及作战准备工作进行的很不错,不过,唐伟同志(王凡伪装)那里有最新的敌方军情。”朱de总司令插话说道。
屋里众人听后,立刻集体望向王凡。
“是这样,我从潜伏在国外倭寇内部的高层谍报人员那里得知”王凡用位面戒指“加工”成的中年男子声线说道“倭寇在整个炎黄宝岛部署的总军力不超过55000人,其中澎湖列岛、金门岛屿各约1000人,配备少量重炮。剩下的倭寇部队,则分别集中在台北和台南两座大城市,他们准备利用城市原有设施,建起大范围大纵深的碉堡群,打算和我军打阵地战、巷战和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