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爷爷,1920年生人,农村娃子,被抓壮丁参了军,参加过长城抗战,后来战场越打离自己家乡越远,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倭寇人很快打到杭州。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所在的部队奉命被调往安徽、宣城前线作战。当初还是青年的吕爷爷为人很机灵,即使参军也在流亡学生的指点下,全部依靠自学,完成基础认字、算数等科目。1937年下半年,秃头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7期到其所在部队招生,吕爷爷一考就考上了。那时,侵华倭寇军队在炎黄的土地上杀人放火、恣意妄为,偌大的炎黄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1940年吕爷爷毕业,分配到三战区63师工兵科,到部队当少尉排长、中尉副连长。随即,又调到师部工兵连当上尉连长。随着调动,他到步兵团当副营长,25岁当营长。陆续参加过浙江兰溪、浙赣战役、常德会战、长沙会战。几年下来,吕爷爷多次立功、多次负伤。在常德会战中,倭寇军队飞机俯冲扫射,子弹把卧倒在铁路旁的吕爷爷脚面射穿了。
讲到这里,吕爷爷笑着说:“这是小伤,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这样的小伤都不算是伤的。”
“什么是大伤?”王凡看到老爷子脚上的伤疤,感动的问道。
“一次浙赣战役在兰溪战斗时击中左腿,另一次在湖南邵阳右脚遭敌炮弹所击中。我昏迷十几天,差点把命丢了,现在回想起来,算是大伤吧!”吕爷爷平静的说道。
1949年,在厦门,吕爷爷已经是团级指挥官了。他眼看着自己的部队、自己的行李都上了船,要往台湾开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想起了老家早年间定下的18岁未婚妻和自己人生的宗旨:“炎黄人不打炎黄人。”所以,他悄悄地溜号了。全国解放时,吕爷爷脑子里想的不是要为推翻一个陈旧的社会而庆幸,而是急切地想完成自己的心愿:“解甲归田、回归田园般老婆孩子热炕头、黎民百姓的温馨生活。”
回到老家后,吕爷爷刚刚赶上“如实登记”的运动。一辆自行车,50块大洋,是他的全部财产,全都上缴了并且如实坦白了自己的履历。
后来吕爷爷被送到内蒙古包头红党组织的学校里学习。六个月后,又回到家乡并于1950年结婚,未婚妻19岁,如花似玉的年龄。
1952年时,吕爷爷还在中南公路管理局工作。1953年,吕爷爷就被军警押送到农场劳改。直到1965年才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