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虽然对此不怎么急躁,但对于自己将要有后这件事也是颇有欣喜,略与众人分享之后,便讲起今次归都的一些收获。
过去这几年,江东局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几位中兴旧臣的去世,比如陆晔和陶侃。陆晔还倒罢了,其人在世的时候,随着吴兴等地人家的崛起,其吴人领袖的地位已经被挑战。所以他的去世也并没有在江东引起多大的波澜,只是更加重了沈氏作为吴人领袖门户的地位和影响。
至于陶侃,那就褒贬不一了,对其人诟病主要还是集中在晚节不保,将荆州大权私相授受,连其后的爵位继承都产生些许波折,甚至于还在荆州引起了一场不大的兵祸。陶侃儿子中,有几人不满庾怿接掌荆州又或想要拨乱反正邀好台城,以陶斌为首居然煽动荆州部将作乱,想要将庾怿赶出荆州。
结果此谋自然不能成,行动还未发起消息便就泄漏,庾怿倒也还算仁厚,将留在荆州的陶侃几个儿子俱都拿下送回建康。这几人也真是愚不可及,只看到台中对于庾怿接掌荆州有不满,却没有看到另一层的意思。台内对于陶侃决定荆州归属都感到不满,更何况他们区区几个犬子,于是尽数被夺职禁锢,自然也就没有了继承爵位的权利。
就算是这样,最起码命还保住了。但结果几人再被遣送归乡后,又因家产爆发冲突,有两人当场殴斗而死,其他参与者也都被尽数入罪拘禁起来。以至于陶侃长沙郡公的爵位归属,一拖就是两年多。直到年前才终于确定下来,由陶臻的儿子陶弘继承爵位,算是将陶家这一场争产闹剧画上了句号。
沈哲子对此,也是多有感慨。陶侃生前确是伟岸,如果说东晋能够在江东立足中兴,政治上最大的功臣应该是王导,那么在军事上就非陶侃莫属了。如果不是其人常年坐镇荆州分陕之地,江东绝不会有平稳局面。
但是很可惜,旧业虽然崇高,但却一世而斩。这不独独是因为江东重门第的世风,也因为陶侃的儿子们实在不太争气,甚至陶侃自己的家教也是有问题的。
沈哲子心内对陶侃向来存有敬意,但是跟他那些儿子们就没有什么交情了,所以陶弘能够继承爵位,他也是出了不小的力,顺便将陶侃诸子中还算争气的陶范和女婿孟嘉征辟入府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