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四百零九节 夺人气运,有所回报

癸字卷 第四百零九节 夺人气运,有所回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是那句话,睡了人家的姐姐、嫂嫂、妹妹们,夺了人家主角光环,心里总还是有些歉疚之意,也算是稍稍弥补一下吧。

连冯紫英都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建议竟然有如此魔力,消息一传回贾家那边,不但是阖家震动,连带着贾母、王夫人、李纨、探春、惜春和宝玉,甚至贾环、贾兰、贾琮都一股脑儿都主动登冯府门,要来问个究竟了。

之前冯家也替出狱的贾家寻了一处大宅以供贾家这一大家子人居住,距离冯家也不算太远。

冯家买下荣宁二府虽然已经和贾家无关,毕竟那是朝廷查抄之后发卖的,甚至还没寿王先买下了,后来后退出来,冯家才买回来的,但从内心来说,贾家人肯定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尤其是像贾母、王氏这些人。

所以出狱之后,探春、惜春固然经常来冯家这边,但是老一辈的却没有太多的交道往来了。

宝钗和黛玉还是有些不解,丈夫说这些好像都和宝玉搭不上边啊。

“宝玉其实是喜欢读书的,但他不喜欢读寻常经史子集这些,而翰林院藏书丰富,也鼓励院中人读书,而且同样鼓励不拘一格建言献策,宝玉那等离经叛道的言语或许在外边会受到批评和嗤笑,但是在翰林院却未必,内里许多人其实更愿意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来,可以供大家探讨,……”

冯紫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翰林院里也并非都是诸如侍读、侍讲、修撰、编修这些重要岗位,亦有典籍、侍书、待诏、孔目这类相对较低层级的官员,他们日常工作就是读书修史,提出自己见解供上司评判探讨,我倒是觉得这挺适合宝玉去。”

宝钗和黛玉虽然被冯紫英这番话所吸引,但还是不太认可,宝钗望着丈夫,温声道:“相公,非是妾身和玉妹妹不信相公,但兹事体大,若是宝玉在翰林院里出乖露丑,贾家现在固然没落了,但大家都知道宝玉是相公安排进去的,岂非要连累相公清名?”

冯紫英抚着宝钗纤手,哈哈大笑:“为夫在翰林院里的名声可不是靠读书或者修史得来的,为夫是靠做事做出来的名声,说实话,翰林院也不是一个做事儿的地方,为夫在翰林院里真正也没有呆过几日,基本上都是在江南、宁夏那边奔走做事,所以这个小冯修撰的名头啊,都有点儿受之有愧,还是这小冯督师的名头,为夫更喜欢。”

“可是宝玉进翰林院,万一……”黛玉还是摇头。

“二位妹妹无须担心,宝玉先去,肯定也就是读史修书,他好歹也是读了那么多年书的,寻常经史子集他也读过,跟着里边的同僚做事就是,就算是他言辞离经叛道激烈一些,里边的同僚也不会计较,说不定还觉得他的观点不拘一格调出窠臼,值得探讨呢。”

冯紫英见二女还是忧心不已,随即又道:“这样吧,你们先去和老太君和太太以及宝玉说一说,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宝玉的地方,未必要宝玉能干出一番什么事儿来,起码在翰林院里镀镀金,那也是一份资历,日后真要出来,也更好安排。至于你们担心的,为夫有分寸,翰林院里也有些熟人,加上翰林院侍讲学士黄尊素和为夫同科,素来和为夫交好,打个招呼而已。”

一番宽解言语才让宝钗和黛玉心中稍稍放下,随即想到宝玉能进翰林院,也都是欣喜不已。

冯紫英其实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像翰林院的孔目,没有品轶,典籍从八品,侍书正九品,待诏从九品,都是些以学习为主的闲差,让宝玉进去混一混,长长见识,顺带在里边搅和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