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无限西游 > 第三百五十章 唯一被删除的反派

第三百五十章 唯一被删除的反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明杂剧版《西游记》中,杨景贤参照佛经,将鬼子母这一段写得很精彩。

在这个版本中。鬼子母被释迦抓走的儿子有三个名字:爱奴儿、火孩儿、红孩儿。

当然,不排除红孩儿是后人抄写时改的。

重点是,这个爱奴儿让孙悟空背他,趁机抓走唐僧的情节,与现在西游记中红孩儿的手段一模一样。

毫无疑问,爱奴儿就是红孩儿,只是母亲换成了铁扇公主,而原本很纯洁的铁扇公主,也被迫多了一个“罗刹女”的名字。

“杀死火孩儿(二品)!”

唯奢文、散脂大将、摩尼跋陀,这是佛经中鬼子母最有名的三个儿子,在毗沙门天王部下,名列八大将,从某些版本来说,还在韦驮之上。

而另一些版本中,散脂大将又与梵天、毗沙门、韦驮、鬼子母、阎罗等,并列为“二十诸天”。

看看这些并列的强者,就知道鬼子母和她的儿子有多厉害。

这些也罢了,跟华夏关系不大。

在佛经中,有时候鬼子母也被称为罗刹女。

纵观从杂剧到百回本的历代西游记。情节一直在扩充,而唯独在鬼子母揭钵这件事上,作者使用了减法。

百回本西游记,为什么要把鬼子母与铁扇公主合体,不得而知,大概是因为当时鬼子母在民间已经拥有了类似“送子娘娘”的好形象吧。

结果,鬼子母反而因此失去了在华夏成为大明星的机会,可怜。

鬼子母的残影,其实还不仅仅留在铁扇公主身上。

石头附马和火孩儿呢。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这话说来就长了!

鬼子母揭钵这个故事,对一般的读者来说,可能有点陌生,这得怪吴承恩。

在西游记最早的雏形《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已经出现了鬼子母国。

宋元时期的《唐僧取经图册》中,有三张图疑似与鬼子母相关,其中有“玉肌夫人”、“龟子夫人”的字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