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294 激战

294 激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机成熟了吗?”托洛茨基问道。

说实话,老托此时真想听乌博列维奇他们说时机不太成熟,但是答案却是:“完全成熟,如果继续拖下去。敌人恐怕会下定决心逃跑,或者再次增兵,那时候第5和第6集团军的压力将会非常的大!”

这确实有可能,实际上保卢斯现在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他正在判断形势,而这要不了多久,很快他就会发现继续进攻没有任何意义,也会发现红军这就是想围歼他,那时候,就算是要壮士断腕。他恐怕也会立刻撤退。那样的话就麻烦了。

托洛茨基很为难的问道:“那需要多少兵力进行围歼作战呢?”

按照乌博列维奇的想法,至少还需要增援给他三个集团军,当然,他也知道。现在要三个集团军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很诚恳的回答道:“最好是能支援三个集团军,不过我知道这可能性不大,但至少要给我两个集团军,否则……”

保卢斯开始意识到不对劲了,当他的部队挺进到库尔斯克郊区的时候,红军的抵抗变得越来越坚决,真心是寸土必争,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跟他的部队竟然反复拉锯了二十三次,直到这个村子被完全夷为平地为止,他的小伙子也未能占领这座村庄。

而这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保卢斯的集群是全面受挫,再也未能向前挺进一步。甚至不光是不能前进,相反他连后撤都做不到了。随着乌博列维奇的故意放纵,两军的战线呈现出一派犬牙交错的态势,可谓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当然,正常的军事指挥员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状况,也会尽力去避免。但乌博列维奇不是正常的军事指挥员,他属于那个时代最出色的一批将才,他们的思维和凡夫俗子截然不同。

乌博列维奇很清楚,在库尔斯克他仅仅有两个集团军,这些兵力是不够的,毕竟对面的德军也差不多是两个集团军的水平。而且德军还拥有战术上的优势,毕竟他们的老兵居多。

所以显而易见的,不可能用第37和第38集团军去包围和消灭敌人,这是不够的。甚至算上军委划拨给他的第5和第6集团军也不够用,毕竟他们被南线的曼施坦因和莫德尔牵制住了,对北面的战斗支援有限。

否则什么,乌博列维奇没有说完。而且也不必说完,因为大家伙都明白他的意思。不过这个很诚恳的要求还是让政治局和军委犯难,从哪里挤出两个集团军来支援乌博列维奇呢?

摊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离库尔斯克最近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40集团军。不过众所周知,这个集团军仅仅是个空架子,要人没人要武器没武器,肯定不能做指望。再接下来就是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9、41和42集团军,其中第39集团军基本完成了换装工作(大部分装备的都是一战之后的库存武器,比如莫辛纳干比如马克沁机枪,至于坦克,对不起,真心是连t-26都没有多少,偌大一个集团军全都是步兵师,唯一的坦克部队还是装备t-26的坦克旅,真心惨不忍睹。)。

于是乎,乌博列维奇一开始就很清楚,在战役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他的工作是钓鱼,是牢牢地将保卢斯集群粘在库尔斯克。让他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一点点的消耗这股德军的士气和锐气,到了德国人差不多快要精疲力尽的时候,他就可以向军委求援了。而现在,他认为火候差不多。

“经过战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消耗,敌保卢斯集团已经锐气尽失。我军所需要的做的,是尽快增兵,将该集群包围在库尔斯克附近予以围歼。”

不过现在军委最怕听到的就是下面的将领要求增兵。因为兵力确实很紧张,主要是武器装备的缺口太大,尤其是在同英美达成了协议,准备支付大量的t-34之后。这种缺口就显得愈发的大了。

当然,军委和政治局也知道,要用四个集团军围歼敌两个集团军也是基本不可能的,算上敌人外围增援的第9和第11集团军,这其实就是四个集团军对四个集团军。别说包围了,在去年这种兵力对比下,红军能被打尿。

政治局和军委之前的设想是,歼灭战应该在七八月份进行,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消耗敌人,可现在乌博列维奇竟然提前了一个多月就要进入下个阶段,这多少让军委和政治局有些措手不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