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无双鬼才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顺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顺的变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顺眼中闪过誓死效命之色,徐济看着高顺的神情,心知隐隐一股暖意,心中欢喜,但却没有表露而是开口解释道:“首先看到看到这一点的当然是黄巾军的张角,他利用的是‘宗教’。”

高顺点头道:“的确如此。属下在黄巾之时便隐约晓得了,张角没有出身,要想成大事,前面的三点均不足以为凭,不过‘宗教’这种东西一旦发展成为全国性质的东西就和‘学术’差不多了。又或者说‘宗教’只是一种‘学术’的变形而已。”

徐济点头道:“的确如此。与其说张角败在汉室手中,还不如说是败在世家大族手中,就张角宣传的那一套哪里会有一个世家大族喜欢?自古以来,儒道两派思想斗争频仍,张角根本就是选错了方向。”

高顺笑道:“其实属下觉得张角在起兵前一直做得不错,至少上至先帝,下到地方,有不少人已经相信了他的那一套。”

徐济笑道:“这就是我说的时机问题,张角选错了时机,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才会惨败身死,徒增笑柄而已。”

而高顺见徐济在玩味自己的话,连忙接口道:“从现在天下的局势来看,主公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中原的霸主,表面上看去似乎风光无限,但其实再往下走则是步履维艰。”

徐济没有想到高顺竟然会得到这样一番结论。带着期许看向了高顺,高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道:“不知主公有没有想过,在夺得了两州之后,我们今后对外用兵的口实是什么?毕竟不可师出无名。”

徐济闻言笑道:“我知道子和的意思了,你是要我‘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吗?”

高顺没有想到徐济的思路这么快。身躯一震道:“主公高明,原来主公早已经胸有成竹,高顺这是多嘴了。”

徐济闻言心中惭愧,这其实不过是郭嘉在信中所说的事情,他自然虽然不是没有想到但却没有那般坚定的信心,于是他摆摆手道:“子和莫要如此说。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知道是一回事,找到时机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人世间每多眼高手低之辈。”

高顺闻言也是叹息道:“的确如此,宛城一役即便是没有主公恐怕也是必败。不过没有办法,因为张角没有舆论的力量,他的那一套学说若是正常的传播,是没有人相信的。只好化身为宗教出现。”

徐济点头,高顺这话说的当然有道理。世家大族根本就不能容忍宗教学说在那里装神弄鬼,更令世家大族担忧的事情是就连自己的家族子弟都相信宗教编出来的鬼话,若是听之任之,任其发展的话,只怕最终会完全沦为宗教的附属品。

高顺沉默了一会笑道:“所以我才说主公真乃神人也。”徐济不明白高顺突然间为何要说这话,不明所以的看向高顺。

高顺笑道:“我虽然并随追随主公骑兵之人,但是却知道主公的施政理念其实和儒家思想宣传的那一套大不相同,可以说那完全是一种新学术。”

高顺见徐济全无半点骄色,心中欢喜道:“主公言之有理。”

徐济冷笑一声道:“说穿了,大家玩得都是狐假虎威的把戏,只不过这只老虎是纸老虎罢了。我徐济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无论怎么做都是为了结束乱世,不像其他人那样,一心只想着把权力把持在自己的手中。”

高顺点头道:“的确如此,时至今日,汉室江山早已经风雨飘摇,大汉皇帝的命令没有一个是出自自己的心愿,完全由权臣操纵。”顿了顿,不好意思道:“其实在开始时,属下以为主公和其他人没有区别,但是自投效之后,特别是与主公经历了这一番风雨之后,才发现主公考虑的乃是这天下的长治久安,或许主公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但是主公站在这高位上却不是单单为一己之私利,更多是为了这天下,否则主公就不会坐在一般人看来打击世家大族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所以属下以为,主公不管站在什么位置上都不为过。”

徐济身躯一震,自然听出了高顺话中的意思,高顺虽然并非文士更不以治政为长,但却是除开郭嘉之外第一个隐隐约约知道自己要对汉室取而代之的人,而更令徐济不得不承认的是高顺的胆大包天,竟然可不把汉室放在眼里,由此也可看出高顺对自己的确是忠心耿耿,否则以自己的身份他若是说这样的话就等于是找死,而且不是忠心的话他绝不会说出这种话来。徐济不由得仰天吁出一口热气,看着水蒸气在冰冷的空中幻化凝结,好似变幻不定天下大事,思索道:“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只是想要扫平乱世,方今天下,诸侯争胜,大家依靠的东西各有不同。不过总的说来,无外乎‘皇命’、‘皇族’、‘学术’、‘宗教’四种而已。不知子和以为然否。”

高顺当然没有想过这些,他只是希望徐济能够有更大的成就更快的结束乱世。闻听徐济此言。心中不由得开始思考这些。高顺当然也没有想到徐济对天下力量把握得如此的精到,半晌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开口道:“主公,高顺能为主公效命,虽死无憾!”徐济大笑道:“子和。何出此言呢,能够听明白我这番言语的天下间不过区区数人,子和乃是我的知己,是我求之不得才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