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神游 > 145回 此去无多路,谈仙拄杖前 上

145回 此去无多路,谈仙拄杖前 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昏时我追到了南北湖边。付接已经登上湖水另一侧的山峰到达了海边高崖上。他不走了也不再隐藏周身的神气波动与之相反从远处的山峰上散出一种强大而浑厚地气势。一路追行万里不离不弃到达大6的尽头时他停下脚步的那一瞬间恍然乎我们突然心意相通──知道了此时彼此的心意。

付接不想再逃他想在此地做一个了断。因为他终于明白我既然能够一路追到这里也会继续追他到任何地方甩是甩不掉的。这里。将是我与他进行一番决斗地战场。要么他杀了我或者重创我否则这一场纠缠无法结束。我感觉到付接就在南北湖群山的最高峰鹰窠顶上盘腿坐了下来静静的在调养真气等待我的到来。我也放慢了脚步没有继续紧追举步上了另一座小山岭。

南北湖西面的群山中有一个两峰夹峙地小山头南面为南木山北面为北木山西望鹰窠顶东侧为一条三里长的山谷。周围古木参天竹林茂盛只有一条小径可供出入。我沿林中小径走上了这座不高的山岭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见满天星斗闪烁。然后我与付接一样也坐了下来静坐调息洗去这一路风尘疲惫。我想付接也能知道我地心意最终放手一战之前我们都需要好好的休息和整理一番。明日日出之时我将和他做一场了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身心一静立刻感受到此地有一股纯净无比的仙灵之气。我突然知道了这是什么地方──此地名为谈仙岭是千年之前的仙人飞升遗迹这位仙人姓谭。

(题记:本回是第十二卷“山人篇”的最后一回石野与付接将在仙人飞升遗迹结束追踪。本卷名为山人篇顾名思义──山人为仙。这一路追踪到谈仙岭为止万里风尘磨砺是一种象征。

石野这一路遇到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他的行为那么在世人眼中所见的可能就是民间传说比如卖面姑娘陈雁会如何看待石野?人世间的志异故事也许就是这么流传下来的。

本回内容如果不看石野杀付接的情节那么它将是一篇山水游记。如此描写的目的只是想说明“杀”不仅仅只有刀光剑影血雨横飞除魔卫道也可以有如诗如画的意境。)

******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地在嘉兴南湖。南湖画舫本是莺歌燕舞、笙箫软语的所在而当今成为了有纪念意义的圣地。说到山湖风景嘉兴还有一处远胜于南湖那就是位于海盐县境内东海杭州湾边的南北湖。

南北湖点缀在环山之中山虽不高却连绵起伏如翠屏叠嶂。湖中有一堤分水面为南北轻波荡漾烟雨怡人。更奇特的是走过长堤穿湖而过再登上山锋尽处的悬崖外便是浩瀚的大海。仙人到此。也会驻足流连俗人到此直愿与山水长伴。

我一路追踪付接在南北湖外山脚下穿过一处村镇偶尔在一户人家地楼房墙基处看见了砌进地面半截的石碑。碑上从上到下有四个半字依稀可辨认出是“董小宛葬花”。这才想起前面就是南北湖也是江南名妓董小宛的葬花之处。这葬花古碑在山中寂寞了数百年。如今不知何故成了寻常人家的墙基石。(徐公子注:本书“作品相关”中有图片。)

董小宛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亦工诗画。与柳如是、李香君、顾横波合称为四大名妓。她汇集古代名嫒轶事编成《。奁艳》一书传世书画有《蝶卉图》。扬州糕点佳品“寸金董糖”和“卷酥董糖”相传也是董小宛创。崇祯十五年董小宛归冒辟疆为妾。明王朝覆灭后董小宛曾跟随冒辟疆流离南北湖。此时她的夫君产生了出仕南明政权离她而去的念头。董小宛百感交集看到春尽花落怅感身世飘零不知将来葬身何处?她以葬花于南北湖畔鸡笼山麓来自喻。扫落花埋香冢泣残红。此举打动了冒辟疆他打消了离董而去地念头。

这便是董小宛葬花的史实故事。后代曹雪芹写《红楼梦》将董小宛葬花的典故移植到书中。成了林黛玉的故事。再后来香港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写《七剑下天山》据民间野闻将董小宛附会为清顺治皇帝的董鄂妃这一小说家的杜撰直到如今还有很多影视剧编导在不断戏说。

而我一眼扫过这块石碑并没有时间留下脚步去仔细研究闪念间想到当年小宛葬花于此而今日我要让付接葬身于此。凄美落红与人间恶魔埋葬于一处。不论是美丽还是丑恶在这山水间都将得到天地的净化。要么沉沦要么升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