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

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另一方面,则是知识普及的问题。相比欧洲各国,俄国人的识字率普遍偏低,就算是进行公务员考试,也没有几个平民子弟。

没有足够的数量,也如何能够给贵族官僚们带来压力呢?要是只有区区几个人,估计他们刚刚进入官场,就被人给打压下去了。

义务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人进入大学,奥地利每年也有两三万人进入大学,到了中学阶段这个数字还可以放大十几倍。

大量的人才储备,才是奥地利最大的优势。

量变引起质变,很多原时空默默无闻的存在,现在成为了时代的领军人物;曾经大名鼎鼎的人物,现在反而有泯然众人矣的意思。

有了对比之后,再处理贵族官僚,大家就不会觉得皇帝狠辣了。

看看其他人犯事都被杀头了,贵族犯事只是夺爵、蹲监狱,怎么说也是照顾了。

况且这个夺爵,还只是终身制贵族完蛋,世袭制贵族爵位还是会由第二顺位继承人再次继承的。

理由还不是犯罪,而是侮辱了贵族的荣耀。没错,欧洲贵族文化也是有要求的,并且还是高标准。

暗地里怎么做没关系,明面上谁要是违背了贵族行为准则,也是会受到大家抨击的。

事实证明,环境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弗朗茨不在迷信名人效应,他相信蝴蝶效应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没有拿出成果之前,在他眼中原时空的名人,和普通人没有多少差别。

很多贵族官僚犯事落网后,受不了舆论的压力,直接选择自杀了事。人死帐消,事情自然也就过去了。

或许在后世看来这很可笑,反正又死不了,蹲几年监狱风头过了再出来,继续过上等人的生活,为什么需要自杀呢?

但在这个荣耀高于生命的年代,为了维护家族荣耀,个人的生命反而是其次。

在外在压力下,虽然杜绝不了腐败,至少让他们收敛了。像沙皇政府那种直接贪污公款、公然进行索贿的事情,在奥地利没有几个官员敢干。

这种操作,偏偏又是俄国人学不来的。一方面是贵族实力太大,包括亚历山大二世这次改革,也是贵族阶级内部发起的救亡运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